Steam的個人檔案中可以設定一個成就展示欄,上面除了可以自訂要秀出哪些已經得到的成就之外,還會顯示已得到的成就總數、全部成就達成的遊戲數量和平均遊戲完成度(AGC)。
我們得先了解整個系統的運算機制,之前我想說我一定不是第一個想解完成就的人,一定有一大堆資料隨便都查得到,但我發現中文資料幾乎沒有,只有在PTT推文或巴哈零星的討論,因此決定寫一篇中文版的說明,回饋給同樣想踏入這世界的人。
1.遊戲完成度定義
這邊的完成度指的不是遊戲裡的進度,而是成就的完成度,指的是已獲得的成就/該遊戲的成就總數。
2.平均遊戲完成度計算方式
Steam計算平均遊戲完成度的方式是以你所有遊戲完成度去簡單平均,而不是已獲得成就數量/所有遊戲成就總數。
例如你遊戲庫裡只有A、B兩款遊戲,A遊戲總共有1000個成就、完成度100%、B遊戲總共有10個成就、完成度50%,那在steam上會顯示平均完成度75% (100%+50%)/2,而不是99.5%(1005/1010)。
3.認列機制
哪些遊戲會被計算到平均完成度的分母?
有一個簡單的原則:只要拿過一個成就,就永遠會計算在裡面。
不管是哪個管道得到的遊戲,只要放入Steam遊戲庫,並取得一個以上的成就,就永遠會被計算在AGC裡,不管是買的、別人送的、免費的、甚至是周末免費無聊玩一下,只要拿到一個成就就會開始被計算,即使事後刪遊戲、甚至從帳戶移除,都還是會被計算,可以從點擊AGC去瀏覽到底有哪些遊戲被計算,這樣就算以前不小心刪了遊戲也找得回來。
謹記這個大原則,然後再來討論一些可能情況跟例外:比方說如果有些成就有進度條(例如遊玩時數、殺敵數等),這種有進度但還沒得到的成就不會被視為已獲得成就。
因此要記得:
掛機拿卡片ok,但不要不小心獲得成就就好,玩周末免費遊戲也是一樣。
另一個情況是,遊戲總成就數是包含所有DLC的成就,因此若要挑戰全成就,首先必須把DLC買齊才行,像PAYDAY 2或是歐卡2就是一堆DLC都有成就,要全拿除了花時間還要花不少錢。
此外,透過遊戲庫分享玩的遊戲,是不會繼承分享人的成就的,例如X分享遊戲給Y,Y不會立刻獲得X得過的成就,而是Y得自己重新來。
另外還有些少數的例外,像如果你是在Steam安裝成就系統前就取得成就的話,這個成就一樣會取得,但不會計算在AGC的分母中,像是2007年發行的「The Orange Box」你馬上就玩完了,直到2011年Steam實裝成就系統時會自動幫你獲得遊戲裡的成就,但不像其他成就一樣有時間戳記,也不會被計算在AGC裡。
另一個例外就是Steam在2017年為了防止洗錢行為,開始加入遊戲交換卡片跟成就審核機制,審核中的遊戲會在商店頁面的屬性欄位(就是在可用語言欄位的上方),會顯示
「Steam is still learning about this game.」
或是
「Profile Features Limited」
正在審核中或是被限制的遊戲不僅不會拿到卡片,拿到的成就也不會被計入AGC中,不過還是可以檢視全球玩家獲得成就的進度,等到審核通過之後,交換卡片跟成就都會自動更新到帳戶資料裡。
4.能不能刪除成就?
不行。
請見前一點的認列機制,只要拿過一個成就就會被計算到ACG裡,刪除遊戲、重置遊戲,甚至透過修改遊戲程式來讓成就歸零都不會讓Steam忘記你拿過成就,用盡一切方法刪除成就只會讓你的ACG變得更難看,想重來唯一方法就是重新開個帳號,好好做人。
5.能不能作弊?
作弊分兩種,透過作弊取得成就和透過作弊刪除成就,後者的狀況我們在上一點討論過了。
那前者呢?結論是可以的,可以透過BUG、修改器等一切方法取得成就,也會被計算到ACG裡,只是這樣就失去身為成就控(英文叫Achievement Hunters)的意義跟資格了,雖然在Steam會被計算認可,但在成就獵人的社群裡有自己的認列機制跟系統,透過作弊取得的成就是無法獲得成就獵人社群的分數,我相信會踏進這個圈子的人沒有人會想用作弊方式獲得大家的認同。
後記
在找資料的時候也看到許多討論,像是有專門討論成就的社群(100Pals)跟計算成就分數的網站跟工具(Astats、MetaGamerScore、SteamHunter等),也有批評成就毫無意義、破壞遊戲體驗的討論,但我認為當個成就獵人就只是一種玩遊戲的方式,喜歡蒐集、喜歡挑戰、喜歡更深入的體驗遊戲,就像登山愛好者的那句名言「因為山就在那邊」一樣,成就就是擺在看得到的地方,我就是想去看看這個成就到底成就了什麼,除了把遊戲破完,也想看看設計這些成就的開發者想讓我們玩到這遊戲的什麼細節,不會去批評別人只玩了主線或只玩簡單模式這種事情。
玩遊戲就是玩遊戲,除了遵守遊戲規則沒有人可以決定別人要怎麼玩遊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