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

Steam遊戲完成度計算

Steam的個人檔案中可以設定一個成就展示欄,上面除了可以自訂要秀出哪些已經得到的成就之外,還會顯示已得到的成就總數、全部成就達成的遊戲數量和平均遊戲完成度(AGC)。

我們得先了解整個系統的運算機制,之前我想說我一定不是第一個想解完成就的人,一定有一大堆資料隨便都查得到,但我發現中文資料幾乎沒有,只有在PTT推文或巴哈零星的討論,因此決定寫一篇中文版的說明,回饋給同樣想踏入這世界的人。

1.遊戲完成度定義

這邊的完成度指的不是遊戲裡的進度,而是成就的完成度,指的是已獲得的成就/該遊戲的成就總數。

2.平均遊戲完成度計算方式

Steam計算平均遊戲完成度的方式是以你所有遊戲完成度去簡單平均,而不是已獲得成就數量/所有遊戲成就總數。

例如你遊戲庫裡只有A、B兩款遊戲,A遊戲總共有1000個成就、完成度100%、B遊戲總共有10個成就、完成度50%,那在steam上會顯示平均完成度75% (100%+50%)/2,而不是99.5%(1005/1010)。

3.認列機制

哪些遊戲會被計算到平均完成度的分母?

有一個簡單的原則:只要拿過一個成就,就永遠會計算在裡面。

不管是哪個管道得到的遊戲,只要放入Steam遊戲庫,並取得一個以上的成就,就永遠會被計算在AGC裡,不管是買的、別人送的、免費的、甚至是周末免費無聊玩一下,只要拿到一個成就就會開始被計算,即使事後刪遊戲、甚至從帳戶移除,都還是會被計算,可以從點擊AGC去瀏覽到底有哪些遊戲被計算,這樣就算以前不小心刪了遊戲也找得回來。

謹記這個大原則,然後再來討論一些可能情況跟例外:比方說如果有些成就有進度條(例如遊玩時數、殺敵數等),這種有進度但還沒得到的成就不會被視為已獲得成就。

因此要記得:

掛機拿卡片ok,但不要不小心獲得成就就好,玩周末免費遊戲也是一樣。

另一個情況是,遊戲總成就數是包含所有DLC的成就,因此若要挑戰全成就,首先必須把DLC買齊才行,像PAYDAY 2或是歐卡2就是一堆DLC都有成就,要全拿除了花時間還要花不少錢。

此外,透過遊戲庫分享玩的遊戲,是不會繼承分享人的成就的,例如X分享遊戲給Y,Y不會立刻獲得X得過的成就,而是Y得自己重新來。

另外還有些少數的例外,像如果你是在Steam安裝成就系統前就取得成就的話,這個成就一樣會取得,但不會計算在AGC的分母中,像是2007年發行的「The Orange Box」你馬上就玩完了,直到2011年Steam實裝成就系統時會自動幫你獲得遊戲裡的成就,但不像其他成就一樣有時間戳記,也不會被計算在AGC裡。

另一個例外就是Steam在2017年為了防止洗錢行為,開始加入遊戲交換卡片跟成就審核機制,審核中的遊戲會在商店頁面的屬性欄位(就是在可用語言欄位的上方),會顯示

「Steam is still learning about this game.」

或是

「Profile Features Limited」

正在審核中或是被限制的遊戲不僅不會拿到卡片,拿到的成就也不會被計入AGC中,不過還是可以檢視全球玩家獲得成就的進度,等到審核通過之後,交換卡片跟成就都會自動更新到帳戶資料裡。

4.能不能刪除成就?

不行。

請見前一點的認列機制,只要拿過一個成就就會被計算到ACG裡,刪除遊戲、重置遊戲,甚至透過修改遊戲程式來讓成就歸零都不會讓Steam忘記你拿過成就,用盡一切方法刪除成就只會讓你的ACG變得更難看,想重來唯一方法就是重新開個帳號,好好做人。

5.能不能作弊?

作弊分兩種,透過作弊取得成就和透過作弊刪除成就,後者的狀況我們在上一點討論過了。

那前者呢?結論是可以的,可以透過BUG、修改器等一切方法取得成就,也會被計算到ACG裡,只是這樣就失去身為成就控(英文叫Achievement Hunters)的意義跟資格了,雖然在Steam會被計算認可,但在成就獵人的社群裡有自己的認列機制跟系統,透過作弊取得的成就是無法獲得成就獵人社群的分數,我相信會踏進這個圈子的人沒有人會想用作弊方式獲得大家的認同。

後記

在找資料的時候也看到許多討論,像是有專門討論成就的社群(100Pals)跟計算成就分數的網站跟工具(Astats、MetaGamerScore、SteamHunter等),也有批評成就毫無意義、破壞遊戲體驗的討論,但我認為當個成就獵人就只是一種玩遊戲的方式,喜歡蒐集、喜歡挑戰、喜歡更深入的體驗遊戲,就像登山愛好者的那句名言「因為山就在那邊」一樣,成就就是擺在看得到的地方,我就是想去看看這個成就到底成就了什麼,除了把遊戲破完,也想看看設計這些成就的開發者想讓我們玩到這遊戲的什麼細節,不會去批評別人只玩了主線或只玩簡單模式這種事情。

玩遊戲就是玩遊戲,除了遵守遊戲規則沒有人可以決定別人要怎麼玩遊戲。

「息焉遊焉」是什麼?

我喜歡玩遊戲,從我懂事開始就是拿著SEGA MegaDrive手把在玩,即使我什麼都看不懂,一關都過不了,我仍然玩得不亦樂乎;長大一點後有了電腦,就跟著爸爸有什麼玩什麼,那時候是《世紀帝國1》和《魔獸爭霸2》,雖然當時年紀小看不懂英文,但還是靠著硬背位置來選遊戲模式和種族,再長大一點,《天堂》和《石器時代》等線上遊戲進入到台灣市場,我相當喜愛《石器時代》的可愛風格,在那個只有少數人家裡有電腦、上網要撥接的時代,我一頭栽進遊戲的世界裡,細細挖掘遊戲中各種唯小的細節、設定及劇情,也啟發我往後對任何遊戲的設定都有極強的好奇心,也會盡力挖掘其出處。

到了今天,遊戲產業蓬勃發展,也努力尋找各種出路,電子遊戲雖然仍有少數爭議,但加入的玩家越來越多,除了遊戲本身,大家也會生產各種關於遊戲的文章及影片,來推廣自己所喜愛的遊戲,但其中仍然以攻略、遊戲技巧分享及尋找彩蛋佔大多數,僅有特定類型的遊戲才會有關於背景設定的鑽研,我覺得這是滿可惜的,對遊戲開發者來說,雖然遊戲受歡迎是再好不過的事,但嘔心瀝血的創意被大多數人忽略可能多少還是有些難過;另外,我認為對電子遊戲的未來來說,玩家的水準需要再進一步提升,才能讓電子遊戲成為藝術的一環,因為創意是知識累積的結晶,電子遊戲要有深度不僅開發者要具備一定深度,玩家也必須擁有鑑賞能力才行,而鑑賞能力的培養需要長時間的接觸及累積,這就是我寫這個部落格的用意。

其實前述的概念在西方已經有個專有名詞,叫做「Ludology」,根據Ludology.org網站的定義,簡而言之,Ludology的定義是:

Ludology is the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games.

這個字的字首Ludo來源於拉丁文ludus,意思是「我玩」,ludology是以批判角度研究遊戲的學科,研究主題包含遊戲設計、玩家以及玩家在社會文化中的角色,這代表它是一門跨領域的學科,研究範圍包含各種不同的學科,如電腦科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、人類學、哲學、藝術、文學、傳播以及神學。

這讓我不禁好奇,中文有沒有類似的概念?雖然東方文化相當厭惡遊戲,在一些作品出現時是帶有負面意義的,例如《文選.司馬相如.上林賦》:「於是乎遊戲懈怠,置酒乎顥天之臺。」,又或者《紅樓夢》第五八回:「當下各得其所,就如倦鳥出籠,每日園中遊戲。」,其實都感覺得出來有種荒廢正事、浪費時間去享樂的概念。

終於,我在《禮記》中找到類似的概念:

《禮記.學記》:故君子之於學也,藏焉,修焉,息焉,游焉。

這句的白話意思大概是「所以君子在學習方面,要藏之於心,表現在外,不論休息或遊樂的時候,都念念不忘。」,我擅自將它解釋為「即使我們在玩遊戲,也要持有一顆學習的心,去學習遊戲裡的事物。」,而這就是「息焉遊焉」名字的由來,把原文的「游」換成現代的「遊」,我希望我能盡力分享我所喜愛的遊戲、我在遊玩過程中的心得以及我對遊戲甚至整個遊戲產業的研究,也請大家不吝給我回饋,更歡迎你的意見與我交流,我希望能藉著我微薄的努力,讓遊戲的鑑賞和討論能往更高的層次邁進。

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

綠灣包裝工2025-2026賽季前預測

兄弟們,這星期開始就要回到我們的football season了,恭喜各位熬過了這難過的半年,又可以每星期熬夜看比賽了。

趕在熱身賽之前,我們也來看看綠灣包裝工今年的陣容變化,以及本季的初步預測。

packers.com

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

綠灣包裝工2025年選秀評價

每年的4月底左右的NFL選秀在美國是一件大事,32支球隊會在這個活動中挑選大學裡最優秀的球員,來補強自己的陣容,選秀大會也會有電視直播,因為在超級盃之後就有超過2個月沒有美式足球的任何內容可以看,選秀也是大家在久旱之後的甘霖,今年的選秀大會又剛好在綠灣舉行,現在為期三天的選秀已經結束,我們就來看看綠灣包裝工今年的選秀怎麼樣。